“真是太感謝您了,短短10幾分鐘就解決了我這么久的老毛病,而且手術切口這么小,恢復也很快。”在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顯微外科,49歲的沈女士高興地對科主任李俊明教授說。
近段時間以來,沈女士發現自己的左手手指經常麻木,而且伴有疼痛,特別是晚上睡覺時,麻木感更為明顯,進一步影響了她的睡眠,這讓沈女士感到非??鄲?。隨即,沈女士來到漯河市骨科醫院找到李俊明教授,經過體檢發現沈女士的腕掌側Tinel征(于體表手指輕拍或叩擊受累神經)陽性,Phalen(屈腕試驗)陽性,最終確診為腕管綜合征。
手術切口設計(僅5mm)
腕關節鏡工具
在經過顯微外科專家團隊充分討論,排除關節鏡手術禁忌后,手術組決定采用腕關節鏡輔助下微創手術方案。手術切口僅5mm,手術創傷小,組織反應輕,10多分鐘即完成手術。術后,沈女士明顯感到癥狀好轉,第二天便出院。
關節鏡下腕橫韌帶情況
手術切口
提起腕管綜合征,大家可能感覺很陌生,但說起它的另一個名字“鼠標手”,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臨床上,腕管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主要原因是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到壓迫而引起的一種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主要表現為:1.橈側三指及環指橈側半麻、痛,(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2.夜間明顯,可有麻醒史;3.可逐步出現拇對掌功能減退,甚至魚際肌萎縮??蛇x擇行彩超、電生理、核磁等檢查進一步確診。早期可采取腕部制動休息、理療、口服藥物、局部封閉等保守治療,如果效果不佳或手術意愿強烈,可積極采取手術治療。
近期,李俊明教授帶領顯微外科團隊已經順利完成多例“腕關節鏡輔助下腕橫韌帶切開、正中神經松解微創手術”,術后患者恢復快、出院早,普遍反響良好。
李俊明教授表示,腕關節鏡下微創治療有兩大優勢:一是切口僅5-10mm,手術創傷小,組織反應輕,10到15分鐘即可完成手術,術后恢復快,手術當日或第二日即可出院,既解決了病痛,又節約了患者的經濟和時間成本;
二是通過帶槽工具套管,潛行切開腕橫韌帶,不需要切開掌側皮膚和皮下組織,可避免腕掌部切口發生痛性瘢痕,從而規避了常規手術的缺點。
據了解,腕關節鏡輔助下微創手術治療腕管綜合征,在河南省范圍內鮮有醫院開展,相信通過該技術,能夠給眾多需要手術治療的腕管綜合征患者帶來福音。(通訊員:劉寶霞 馬廣輝 盧 闖 龔蘇秀子)
責編:瘦馬